“消失”的导游①丨他在线上做导游
来源: 21经济网      时间:2023-08-04 18:27:31

【编者按】


(资料图片)

“消失”的导游

疫情三年,给旅游行业带来了不小的影响,作为产业链上的一环,导游在那段时间不得不面对“无团可带”的窘境。而行业的形态和逻辑也因此发生了改变,在线下“消失”的导游出现在了线上,走进了直播间,通过网络直播带着粉丝“云游”四海。

今年以来,旅游市场迅速复苏,无论是“特种兵”旅游的火爆,还是淄博烧烤摊前的大排长龙,都显现出一幅欣欣向荣的景象。有些导游重新回到了原来的岗位,但不少导游继续参与短视频、直播,甚至打造出来独立的IP,还能直播带货,辐射到了更多的受众。以直播为代表的新技术成为了文旅产业发展和突破的重要推动力。未来,这种融合发展可能会带来全新的面貌,为文旅产业带来更多机遇和发展前景。(林曦)

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高江虹 实习生 张文波 北京报道

上午10点,李盛林在颐和园准时开始当日的第一场直播。

“点击左上角的福袋就能参与抽奖,现在我们看到的是佛香阁……”与现场用着扩音器的地接导游相比,李盛林在手机前的声音很容易被盖过,但在手机的另一头,上千名同时在线的云端“游客”却能听得一清二楚,津津有味。刷礼物的刷礼物,点赞的点赞,直播间里同样热闹。

“世上本没有路,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。”

直播行业兴起,各行各业把它看作风口。面对疫情期间“无团可带”的窘境,众多导游也走上了互联网,通过直播和短视频等方式,继续着自己的事业。“你得养家糊口。孩子刚出生,妻子没法儿上班,所以我不得不去谋生、去工作。自己也跑过外卖,后来觉得这不是长久之计,还是回归自己的本行吧,看有的同行在做直播,我也想尝试。”李盛林回忆起转型初衷。

在接触短视频之前,李盛林做过6年的地接导游,接触了来自天南海北的游客。在其看来,线下带团和直播“带团”,其内核都是向游客介绍名胜古迹,传播中华文化,但两者确有壁垒。

线上导游的生活及其商业模式究竟是怎样的?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跟随着李盛林的叙述走近这群新兴职业人。

从舒适圈到大舞台

跳脱自己的舒适圈,发展新的事业线,对于95后小李来说似乎并不困难。“刚开播的时候,直播间就6个人,而且全是自己的家人。记得是有一天下午在故宫直播,直播间里突然来了50个人观看。虽然乍一看才50人,但是带团的话50人就是一车人了。”他自嘲说,“有时候直播间里来个30个人就紧张得不行,因为知道自己的水平还不够。”

与线下带团不同的是,网络上观看人数的体量是线下所达不到的,一场直播能达到几百人、几千人甚至几万人。“你的一言一行被放大,自己说什么,怎么说,更重要了。”空余时间就是他的学习时间,“一般会去图书馆,看看有没有类似的资料;还会从网上去搜,看看别人的短视频是怎么说的,怎么介绍的。”

直播间到底能不能留住人,导游主播的说辞起到了决定作用。李盛林向记者表示,文旅直播不能太枯燥,需要一边讲故事还能一边把人逗乐,又幽默又有知识性、趣味性。“需要把历史学家的那套知识学到,再用普通人能听懂的方式说出来,可以造一些梗,但切忌低俗。”

在北京,诸如故宫、颐和园、恭王府这样的景点,每天都有不少和李盛林一样的直播导游,拿着一部手机、一个云台、一个充电宝,在景区里向全国的短视频用户实时直播。信号,成了影响直播间观看人数的又一因素。当你看到身边的一位直播导游突然奔跑,不用诧异,很有可能他是在找信号。同行之间也会交流某个景点的哪些位置信号好。因为“直播间一卡就会掉好几百人。”

直播+带货

对于大多数做文旅直播的导游来说,直播间的观众主要来自于自家粉丝。从某种程度来说,拍摄并发布短视频是比做一场直播还要好的涨粉手段。

李盛林告诉记者,他主要负责直播、学习、剪辑的任务,他妻子则负责拍摄、售后、客服的任务。据了解,目前李盛林全网共有80余万粉丝,粉丝群按属地分共有41个。据悉,小李的视频“走进大唐不夜城”目前在全平台有近1600万的播放量。

在其发布的短视频当中,不乏点赞10万+的作品。他向记者透露,“爆款视频的共性一定是受众广,说起北京,大家一定知道天安门,但颐和园不一定;谈起杭州,雷峰塔耳熟能详,但灵隐寺不见得。其次,视频内容要配得上受众的赞,因为有的人没有点赞的习惯。把一个景点了解透彻,说透彻,观众或许才会给你点赞就很不容易了。”

疫情期间带团困难,对于导游尤其是对于无基本工资的导游来说,不能带团就没有收入。没了客源,被迫转型的导游们通过线上的方式获得劳动报酬,带货是目前主要的收入来源。

一场直播3-5个小时,并非所有的时间都会用来带货,这样会引起观众的反感,反而不利于带货。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观看了李盛林7月24日上午的整场直播,2个半小时的直播时长,最后半小时用来带货,但此场直播因某些原因未能将商品链接上架,整场直播收入几乎为零。

他向记者透露,一般一场直播会带1-2个品。受限于文旅主播的身份,带的货品种类会有些限制,“要是你卖大米,人家会觉得有些别扭”。其实,除了直播之外,其他线上渠道也能卖货。通常李盛林会把商品链接挂在主页的商品橱窗内,也会定期在自己的粉丝群里分享商品,供需要的粉丝下单。据了解,主播带货还是以返佣金的形式获得报酬。一般来说,带一个品能获得的佣金在5%-10%之间。

才艺主播以直播间的礼物来获得收益,因此需要直播间“大哥”的鼎力相助,但“对于文旅主播而言还是以带货为主,后续可能会接一些广告。”

“结合线下是必然”

据了解,目前全国出现“导游荒”,不少旅游目的地高薪聘请导游,工资成倍增加。业界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透露,以北京为例,之前地接导游一天的价格大约在200-500元不等,现在涨到了800-1200元,有的甚至能拿到2000元。线下正全面走向复苏后的正轨,李盛林表示自己“肯定不会离开线下,后续会慢慢发展。”

大多数的直播导游不可能也不会在网络平台上“单枪匹马”。据观察,很多百万级文旅账号都有签约MCN公司,或是背靠自己线下供职的旅行社。通过个人IP或旅行社IP的打造,线上引流,不断扩宽客源渠道。只有少部分的文旅自媒体,自身成立文旅公司;也只有少量专注线上的旅行社只开设线上获客渠道。

李盛林告诉记者,自己目前成立了一家旅游公司,主要打造文化和旅行的业务,注重体验式的旅游。未来其公司的发展方向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,“首先是注重文化旅游的交融结合,注重体验式旅游,了解背后的故事;另一个方向就是做电商,做优选产品。”

记者了解到,目前也有粉丝找上李盛林,想要他组团带着游玩。“目前因为故宫等热门景点的门票紧张,接了客人之后,我怕服务不好;要是接了客人之后,会将客人交给我信任的导游或者司机兼导览,让他们来带,有时候我会去讲解一下。”

谈及如今是否还与线下旅行社有合同关系,他说:“因为我们有时候账还在旅行社里,以前带团的时候需要先垫付团费。现在也是这种模式。”但在短视频平台上的账号完全是个人行为,“自己慢慢做起来的”。

目前,用户对于短视频导游的接受度比预期要高。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近期发布了一项小调查。调查结果显示,有93.02%的受访者表示有了解过短视频导游。面对这一新兴行业模式,有业内人士认为,短视频导游的发展并不会对传统文旅行业产生多大的影响,随着旅游业的逐步恢复,拥有从业资格证的部分人员会再次进入行业之中。厘清短视频导游的发展模式与运营规则,或许能帮助我们更全面的了解这一新兴产业。

标签:

广告

X 关闭

广告

X 关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