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环球时报记者 杨沙沙 环球时报驻泰国、巴基斯坦特派记者 杨一 程是颉 】今年6月以来,全球变暖叠加厄尔尼诺的影响,多地都在经历前所未有的高温盛夏。多家国际机构警告,极端天气导致泰国和印度等主要产糖区甘蔗产量减少,可能影响全球糖产量与出口量,进而抬高全球糖价。受多重因素影响,国内白糖价格从今年年初开始大幅上涨,期货与现货价格在5月冲上7100元/吨高位,创下6年新高,被戏称为“糖高宗”。什么原因导致国内糖价上涨?涨价是否会影响老百姓日常生活?《环球时报》记者对此进行了采访调查。
印度限制出口是“导火索”
(相关资料图)
“全球糖价并不是今年被推高的,”中粮期货白糖资深分析师岳鹏飞接受《环球时报》记者采访时表示,糖价上涨是从去年印度限制出口开始的。据路透社报道,印度政府去年6月1日宣布对本国食糖实施出口总量限制。2022-2023榨季,印度政府允许国内糖厂在2023年5月31日前向海外市场销售的额度仅为600万吨,较此前正常出口水平“腰斩”,导致国际糖价抬头。岳鹏飞称,“印度的做法,导致国际白糖由供应过剩过渡到维持紧平衡的状态。”
据了解,印度甘蔗每年种植三季,今年连续两季遭遇反常天气,影响农户种植意愿。《印度快报》称,不少农户考虑在第三季放弃种植甘蔗,这有可能进一步影响今年印度食糖总产量。
4月,印度北方邦农民搬运收割后的甘蔗。(视觉中国)
国际白糖贸易中,巴西、印度和泰国占据全球出口总量七成以上。彭博社报道称,除了印度,泰国甘蔗近期也因干旱减产。泰国第三大食糖生产商孔敬糖业预计,2023年至2024年,该公司甘蔗产量将下降10%至15%。该公司还预测,2023年至2024年,泰国的甘蔗产量约为8000万吨,低于此前1亿至1.05亿吨的目标。泰国加工商预测,当地的糖产量会下降,这将减少对世界市场的供应,进而推高国际糖价。
岳鹏飞告诉《环球时报》记者,从今年4月份开始,巴西进入新榨糖季,一直持续到11月份。尽管巴西糖逐步流入国际市场,填补了供应缺口,抑制了糖价涨幅,但整体来看,目前国际糖价仍处在高位震荡态势,即使今年巴西糖增产,也改变不了全球供应偏紧的局面。岳鹏飞判断,北半球产糖国家榨糖季从10月份持续到次年4月份,由于极端天气频发,今年北半球产糖量、出口量也难以保证。
中国甘蔗没有被卡脖子
7月底,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生物技术研究所二级研究员、农业农村部糖料专家指导组成员杨本鹏,从甘蔗主产区广西、云南调研回来。他告诉《环球时报》记者,由于高温干旱影响,今年甘蔗生长情况比去年同期稍差一些,只要后期雨水基本正常,不会影响全年产量。“2023-2024榨季,国内蔗糖产量应该能恢复到正常水平,也就是1000万吨左右。”杨本鹏表示,去年由于干旱,广西甘蔗减产,今年的情况预计会好转。
2023年1月24日,广西崇左市宁明县城中镇,蔗农正在收割甘蔗。(视觉中国)
公开资料显示,我国食糖按糖料划分,可分为甘蔗糖、甜菜糖,比例分别为90%与10%左右。
食糖安全是粮食安全的有机组成部分。据统计,2018/2019年度,国内食糖消费量为1520万吨,其中国内产糖1076万吨,自给率为70.79%。中国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显示,2023年上半年,中国累计进口食糖110万吨,同比减少66万吨,处于近年低位。“国际糖价上涨导致进口量减少,”岳鹏飞对记者表示,中国主要从巴西和泰国进口糖。此外,国家存有一定数量的储备糖,也有进口糖补充,基本不存在国内食糖不够的情况。
相比国际糖价,国内糖价长期偏高。杨本鹏表示,这主要因为中国食糖的生产成本较高。“在所有的甘蔗种植国家中,中国的种植条件是最差的,”杨本鹏告诉记者,纬度高、干旱、低温霜冻、种植坡度较大等,严重影响了甘蔗的生长。此外,中国土地成本高、人工费用高等条件也限制大规模甘蔗种植。
而从种植甘蔗的技术水平来讲,中国是最好的国家之一。杨本鹏表示,中国甘蔗农业单产达5吨/亩左右,居于全球前列。“中国甘蔗种子(种茎)没有被国外卡脖子,”杨本鹏告诉记者,甘蔗是一种比较脆弱的植物,其他国家和地区研发的好品种拿到中国,因为纬度、气候等原因,往往长得不够好,甚至云南选育的品种拿到广西种植,也表现不好。这倒逼中国甘蔗专家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,就下决心选育适合中国种植的甘蔗品种。“我们一般要花费10-12年才能选育出一个新品种,推广品种还需要3-5年时间,这是一个非常艰辛漫长的过程。”杨本鹏称。
“让大众重新聚焦蔗糖”
一根甘蔗如何变成老百姓食用的糖?岳鹏飞告诉《环球时报》记者,广西甘蔗往往五六月份开始种植,10月底、11月初,甘蔗被收割并运到糖厂榨糖,11月新糖上市。尽管糖价上涨背后有诸多因素,但目前老百姓用糖并没有受到影响。记者在北京朝阳区一家超市看到,无论是袋装白糖,还是糖饮料、食品等,价格都没有明显上涨。
日前,世界卫生组织下属机构宣布,阿斯巴甜“可能致癌”。消息一出引发不少争论,杨本鹏认为,这一消息将让大众重新聚焦蔗糖等天然植物糖,有利于提高国内蔗糖产量,促进国内糖产业发展。杨本鹏特别强调,“天然植物糖是人每天都需要的能量物质,人工合成的甜味剂不利于人体的健康”。
为了提升蔗糖产量和质量,杨本鹏表示,首先,要从品种突破入手,提高单产和蔗糖分;二是研究适应机械化耕作的新品种;三是推广水肥药一体化栽培,克服异常天气的干扰,使农民种植甘蔗每年都有稳定收入。
责编:姚凯红
下一篇:最后一页
【环球时报记者杨沙沙环球时报驻泰国、巴基斯坦特派记者杨一程是颉】今
据统计,截至7月28日19时,本月共有20家公司推出回购方案,拟回购金额
广告
X 关闭
广告
X 关闭